意定监护的核心在于信任—20251127

20251127,周四,晴,大风

#全民健康信息场#

有关意定监护人的新情况

提前指定监护人叫好不叫座,老人在犹豫什么?

艰难起步之后,意定监护制度如何更好惠及每一位有需求老人?

文|财新 许雯

老龄少子化的当下,高龄、失能失智、独居、空巢老年人数量急剧增多,监护缺失难题下意定监护应运而生。在11月14日举办的第十六届财新峰会“中国养老产业论坛”闭门圆桌会上,与会专家指出,意定监护虽在制度层面得到确认,但缺乏具体实施政策机制,实践中仍面临巨大挑战,亟待体系化完善。

有别于法定监护,意定监护超越传统观念的血缘和婚姻关系,充分尊重被监护人的自主意愿。“意定监护允许老年人提前指定监护人,可以是朋友、邻居、社会组织甚至信托机构,确保在部分失能、完全失能比如罹患阿尔茨海默病、中风等情况或其他情况下,有人为其安排养老机构、支付费用、处理医疗事务,帮助管理财产等。”民政部老龄工作司原司长俞建良在会议发言中,解释制度设计的意义。

令人惋惜的是,意定监护制度推出十余年来,落地情况不尽如人意。俞建良介绍,据有关报道,截至目前全国经公证处公证完成的意定监护案例仅不超过1000例其中由机构担任意定监护人的凤毛麟角。“好的制度没有产生预期效果,既有观念问题,也是制度设计自身缺陷问题,还有实践滞后的原因。”他分析。

意定监护的核心在于信任,而实践中老年人往往难以找到值得信赖的监护人。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慧康网 » 意定监护的核心在于信任—20251127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