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大会专论:新加坡提倡双语双文化已积累多年经验, zaobao论双语双文化的互联网策略

原文如下:周兆呈:双语双文化的互联网策略
周兆呈 2014年11月23日
|

2014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十大富豪,有多达五位、总值648亿美元身家来到世界互联网大会现场。(中新社)
城外城

周兆呈

新加坡提倡双语双文化已积累多年经验,双语、双文化是参与中国市场互动的基础,在互联网经济与媒体融合的新阶段下,需要对美国等西方世界的网络商业模式熟练了解,同时对中国互联网经济、网络生态及其对中国产生的变化与影响,建立更深入的认知,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上的。这或许是另一种着眼于互联网的双语双文化策略。

刚刚在中国浙江乌镇举行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聚集了上千位世界政经领袖和网络业巨头。按照中国的政治礼仪,这次大会规格之高突显了中国政府对互联网发展的重视,以及参与主导网络国际规则的意愿。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致贺信形式表达主张,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会场与会议代表座谈,副总理马凯到场宣读习近平贺信并演讲。这些具有实质性内容的表述,展现出中国最高层对互联网经济驱动中国当下与未来发展的判断与思路。

中国政府借大会展示对互联网发展的理念,对互联网政策、规则的形塑与制定意义重大。从业界的角度看,最引起媒体关注和追捧的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马云、李彦宏、刘强东、雷军等网络大腕们的演讲、激辩与互动。他们的观念与体会、前瞻与分析,极大可能影响未来中国乃至全球的互联网经济的走向。单从财富的角度看,2014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十大富豪,有多达五位、总值648亿美元身家来到世界互联网大会现场(分别是马云195亿美元、李彦宏147亿美元、马化腾144亿美元、雷军91亿美元、刘强东71亿美元)。他们都是因应互联网浪潮而成为巨大财富的拥有者,彰显中国互联网企业家的财富开始赶超美国科技界的标志人物,在更大层面上则体现中国和美国正在竞争和角逐互联网空间的话语权与传奇故事的塑造权。

从中国本土崛起的互联网力量,已经和不断打造成熟的经济形态,日益改变中国的社会面貌。网络超越国界的特性,也让这种生态和模式能够长驱直入,迅速延伸到更广大的范围,推动区域和全球性的变局。中国对区域、对世界的影响,也借助于网络经济的渗透得以实现。马云在互联网大会上的万字演讲,甫一出炉,就已经在微博、微信上掀起评论、转发热潮。不论是谈创业、谈融资,谈产品、谈趋势,马云体现出的还是对策略与战略的思考。这或许是中国或美国这样的国家所产生的创新型企业家与众不同之处,而由于互联网的覆盖面,作为互联网企业家,则更需要超前的思考,以及打破常规的视角。

这些互联网领袖成就网络传奇,每个故事都令人赞叹,当然,也有无数的失败者倒在半途,但成功者前瞻未来、谋定长远的视野与战略,展现的是互联网领域人才与创意的风起云涌、蓬勃贲发。从百度到阿里巴巴、小米手机,中国的互联网巨头无一不是善于学习、模仿,不断求新求变,充分准确把握差异化国情,借助中国的市场,引领民众心理,从而获得巨大成功。与此同时,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巧妙地与政治、社会等诸多壁垒的约束博弈周旋,在外部则积极参与到世界互联网经济的互动之中。如淘宝、小米等,凭借其强大的渗透性、高度的参与性和简便的融合性,拓展到区域和国际,拥抱更广阔的市场。

然而,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这些互联网领袖自我表述如履薄冰的心态、时刻提醒自己居安思危,就足以表明,这一行业的发展模式迥异传统领域,其生成、应用、成熟的过程,既转速惊人又充满变数,这种变化,是以极速裂变的方式向前推进,让世界经济格局充满了未知。一位互联网领袖在会上笑言,五年后手机是否还存在都不一定。正是这种裂变式发展,为众多具有梦想的开发者提供了可能,谁也不知道下一个面簿或是阿里巴巴这样的商业模式创造者来自何方,又将如何迅速扩张而被全球用户接受。也正是这种裂变式发展所带来的危机感,使得互联网巨擘必须从超越当下的角度去做更长远的思考和规划,最终实现那些原本匪夷所思的梦想。马云10多年在硅谷碰壁的经历,也反证了并非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就能够准确把握未来的模式,因为互联网经济的新产品可说毫无模式可言,喷薄变化的创新力使得其中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每一个新生的产品、平台或想法,显然无法再延续传统模式来套用。
zaobao论双语双文化的互联网策略(1123_2) 互联网经济的影响层面,已经不只是在经济领域,所带来的冲击与能量,对社会形态、文化形塑等,都具有突破性的更深层次的推进。从政治角度看,互联网经济虽然属于网络、属于科技、属于经济,但已经成为中国和美国两国主要博弈,以及影响世界的重要方式。美国的优势在于顶尖人才、自由创意、法制规范,而中国则拥有大量的人才、无可限量的创意、蓬勃的经济,以及庞大的市场,激发出形形色色的产品需求和开发技能。

在中美两国围绕网络发展进行博弈与互动、中国自身网络经济迅猛发展的大格局下,新加坡与中国的合作互动,也将会产生不一样的效应。

新加坡副总理张志贤日前为通商中国奖颁奖,表示要继续培养精通双语和双文化的新加坡人,保持新加坡在这方面的竞争优势。他说,三年前中国是新加坡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新加坡是中国第七大投资国,在新加坡的中资公司有3500家;而在2013年,中国已成为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新加坡也跃升成为中国最大的外来投资国,目前在新加坡成立的中资公司超过5700家。

在网络经济的迅猛推动之下,未来数年两国间的景观必然更是大不相同。在网络情境下,彼此在文化和心理上的影响自不待言,纯粹从经济角度看,中国网络巨头与新加坡企业的合作空间大大拓展,而民间信息流通的速度大大加快,众多想象不到的商业模式、新兴消费形态将产生,小众之间的物流和商品贸易变得更加便利,众多中小企业可能因此获得前所未有的商业空间。

在这样一个极速裂变的互联网经济时代,基于用户市场的限制,作为小国的新加坡很难开发和建立领导全球潮流的商业模式,更多的是参与和顺应,迎势而上。新加坡提倡双语双文化已积累多年经验,双语、双文化是参与中国市场互动的基础,在互联网经济与媒体融合的新阶段下,需要对美国等西方世界的网络商业模式熟练了解,同时对中国互联网经济、网络生态及其对中国产生的变化与影响,建立更深入的认知,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上的。这或许是另一种着眼于互联网的双语双文化策略。

(作者是联合早报网主编兼《新汇点》主编  zhouzc@sph.com.sg)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慧康网 » 乌镇大会专论:新加坡提倡双语双文化已积累多年经验, zaobao论双语双文化的互联网策略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